
蛋烘糕也是來樂山必吃的一種小吃了。蛋烘糕是用雞蛋、發酵過的面粉加適量紅糖調勻后,在平鍋上烘煎而成,因此吃起來酥嫩爽口,口感特別好??谖侗冗秋灦?,豬肉、牛肉、肉松、奶油,而且還可以搭配起來,搭配你個人的口味來!
蛋烘糕22年:70后80后舌尖上的No.1
說起樂山不得不吃的小吃,樂山城區府街的高師傅蛋烘糕可以有,在不少70后、80后的心目中,它甚至排行No.1。這個小攤,一擺就是22年,它和這個城市融為一體,它不止在樂山市民的舌尖,更在心里。

① 他鄉的饋贈
22年堅守
“它山之玉”成樂山味道
早上九十點鐘左右,高師傅在府街上擺起小攤,不需要吆喝,他一站在那,不一會,小攤就會被好吃嘴們圍滿。
對樂山小吃來說,蛋烘糕不算原創,是舶來品,1990年,21歲的高師傅跟成都的師傅學來的這一小吃做法。當初這“它山之玉”,滿足了多少樂山食客,而今,許多外地食客,甚至成都的食客,慕名而來……
?、?美味的調和
10余種食材
組合味道很地道
高師傅的小攤上兩口煤油爐子,三口小平底鍋,一旁放著各種食材,有一大盆由蛋清、白糖和面粉調和而成的糊;其他的碗里分別放著豬油、芝麻、麻辣、洗沙、果醬、奶油、鮮肉、牛肉、肉松。這些食材,都是高師傅和妻子,在每天早上現做的。
有食客來,高師傅用抹布擦拭一下小鍋,舀進一勺糊,輕輕搖晃小鍋,糊一下就鋪滿鍋底,再滴上幾珠豬油,在爐火上一烤,立刻就起了蜂窩,這時候加入芝麻、洗沙等等食客們想要的食材,當糊變成一張餅,也就大功告成。
咬一口蛋烘糕,口感很像夏天吃稀飯時煎的軟粑,綿軟香甜,加入不同的料,就有了不同的口味,芝麻、洗沙、奶油、果醬甜蜜可口,麻辣、鮮肉、牛肉、肉松咸辣鮮香。

③ 高手的秘密
三五個食客
各人口味攪不亂“高手”
高師傅記性特別好,經常有三五個食客伙同著來吃,請客的人被各人的口味攪得一團亂,可是挨個告訴高師傅,他絕對不會給你搞混了,這對于大多數食客來說也真是個秘密,該是高師傅多年職業生涯養成的習慣了吧。他不但記得食客的口味,還能記得順序,食客們常問:“好久才輪到我哦?”高師傅順手一指:“你在TA后頭?!苯^對沒錯!

?、?美女的想念
春節回樂山
“高白美”先嘗蛋烘糕
看著食客們一會圍攏,一會稀松,有食客忍不住幫著高師傅盤算每天的收入,高師傅笑笑:“多的時候是能賣幾百個,但那只是少數時候,天氣也有天晴落雨的時候,何況我這個小攤攤?!?/span>
都說樂山出美女,她們集中爆發在春節,離鄉背景的人們紛紛回到老家,美女們也會在這時候倦鳥歸巢,而在這個時節,想看到各種“高白美”、“白富美”的美眉們,一個地方是美甲店,一個地方就是高師傅的蛋烘糕攤點??磥?,這蛋烘糕承載的不僅是樂山的味道,更是家鄉親切的記憶,所以才引發了美女集體對美食的想念。
?、?時間的味道
“鄰居”換幾茬
蛋烘糕沒倒下
樂山城區也陸續出現過蛋烘糕小攤,浮沉幾年,最終都消失了,對于這點,高師傅笑著搖搖頭說:“做蛋烘糕,很辛苦的!”
不記得是哪位大牛曾經說過:“用十年時間來專注的做一件事情,怎能不成功?”高師傅從1990年到現在,只賣蛋烘糕,注定成為樂山的傳奇人物。
22個寒來暑往,高師傅一直站在府街外擺弄他的三個小鍋,身邊之事物,變更交替。樂山市青少年宮和旁邊的醫院被拆去,修建成了極具現代商業氣息的嘉瑞財富廣場;在他身后的小學也從樂山市府街小學變成了樂山市縣街小學府街小區;對面的樓房正在拆除中,一排圍墻圍著,那里曾經有樂山的另一美食——眼鏡豆腐腦……
⑥ 集體的回憶
70后80后已長大
誰唱《她來吃我的蛋糕》
高師傅的蛋烘糕攤子若是一臺記錄人物的攝像機,把這22年里的忠實食客壓縮成一分鐘,那就是一個幼兒園的小妹妹,穿著可愛的公主裙,看著煤油爐上的小鍋咽口水;忽然一下子長成了穿著校服的小學生、中學生,和同學守候在攤點前;忽然一下子,她裙袂飄飄,挎著她的他,有說有笑、打打鬧鬧地給他講解這個自己最愛的小吃,最后的畫面是她帶來了一個小孩,她安撫著這個不耐煩的小孩……對!配音應該給高師傅,讓他高唱一曲改編自張學友的歌曲《她來吃我的蛋烘糕》。
改編的歌曲沒有出現,吃蛋烘糕長大的小孩不止這一個。直到今天,高師傅說他的消費群體,大部分還是70后、80后,蛋烘糕已然成為了他們的集體回憶。
“就前不久,還有客人來買了一百個打包帶走。我叫他去逛一下,一個半小時后回來?!备邘煾嫡f,許多外地客人都這樣,一來就打包許多帶走。他們帶走的,不止是蛋烘糕,還有鄉愁。